宋代米芾行书_宋代米芾行书十二花诗帖释文
*** 次数:1999998 已用完,请联系开发者***
米芾行书手札《乡石帖》鉴赏《乡石帖》,又称《紫金帖》,行书,纸本,纵28.2厘米,横30.5厘米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帖作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(1100年),为米芾晚年手札,内容为:“新得紫金右军乡石,力疾书数日也。吾不来,果不复来用此石矣。元章。”短短二十七字,却蕴含深厚艺术价值。米芾以迅疾有力的笔触书...
北宋米芾行书道祖帖北宋米芾行书道祖帖卷,上海博物馆藏。 米芾(1051-1107),字符章,“宋四家”之一。北宋时期,海上贸易兴盛,上海青龙镇规模可观,于是朝廷置监镇,元丰五年(1082)米芾为镇监。此帖与苏轼《刘锡勅札》(摹本)合卷,原为李佐贤《书画鉴影》著录之《苏米翰札合册》四幅之一(其余为苏轼《...
米芾行书的临摹与创作米芾(1051-1107),北宋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、鉴赏家,与苏轼、黄庭坚、蔡襄并称“宋四家”。他的行书以“八面出锋”著称,风格独特,笔法多变,极具个性。学习米芾的行书,既需要掌握其技法,也要理解其艺术思想。以下是学习与创作米芾行书的一些建议: --- ### 一、学习米芾行书的基础 ...
米芾行书《离骚经》,书法瑰宝撼心灵米芾行书《离骚经》堪称书法史上的瑰宝,让人在欣赏中不禁拍案叫绝。米芾(1051年-1107年),北宋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并称为“宋四家”。他擅长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多种书体,尤以行书成就最高。《离骚经》是米芾在31岁时(元丰四年,即1081年)书...
米芾《行书三札》:神完气足,炉火纯青米芾的《行书三札》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,创作年代:宋朝。作品类别:纸本行书。规格:三札尺寸略有不同,但大致相近,如《长至帖》纵33.3cm,横42cm;《韩马帖》纵33.3cm,横33.3cm;《新恩帖》纵33.3cm,横48.5cm。收藏地点:北京故宫博物院。《行书三札》实际上是由米芾的三封书信...
气象若太古之人自然淳野:司马炎书法《省启帖》尤以草书见长。 唐代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与宋代《宣和书谱》均提及司马炎工于行草,北宋米芾更盛赞其书风“气象若太古之人,自然淳野”。然而,司马炎传世书迹极少,仅有《省启帖》《我师帖》两件刻帖存世,且皆无墨本可考,其艺术价值与历史定位长期被忽视。 《省启帖》是司马炎...
龚贤书法师承米芾又不拘古法,自成一体▲《行草书七律诗轴》 龚贤,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、书法家,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书法,深受米芾的影响,却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法度,勇于创新,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师承米芾,基础扎实 龚贤的书法,师承宋代书法大家米芾。米芾的书法以行草见...
龚贤的书法,师承米芾,又不拘古法,自成一体▲《行草书七律诗轴》龚贤,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、书法家,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书法,深受米芾的影响,却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法度,勇于创新,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师承米芾,基础扎实龚贤的书法,师承宋代书法大家米芾。米芾的书法以行草见...
╯△╰ 王铎风格书法创作技巧王铎(1592—1652)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,以雄强跌宕、气势磅礴的草书和行书闻名,其书法风格融合了“二王”的典雅与米芾的率意,并加入个人强烈的表现力,形成独特的“涨墨法”和“连绵草”风格。 用笔技巧 中侧锋并用 王铎用笔以中锋为主,保证线条的厚重感,但在转折处常突然切...
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:北宋·周越周越字子发,一字清臣,北宋山东邹平人,生卒年月不详。 周越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断层的重建者,其门下出了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三位中国书画史上的大家。 据专家学者评鉴,目前尚有墨迹一件、碑拓六件存世。其墨迹为跋王著《草书千字文》,凡行十二,小楷,一百零二字:“王著初为隆平主...
evo加速器部分文章、数据、图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删除。邮箱:xxxxxxx@qq.com
上一篇:宋代米芾行书十二花诗帖释文
下一篇:宋代米芾行书字帖